新手父母

婴儿作息 0~12 个月

新生儿〈 0 ~ 2 个月大〉-没有白天,没有晚上

新生儿的睡眠周期是混乱的。宝宝时睡时醒。每次睡眠时间只持续 30 分钟到 3 小时,而且晚上常是醒着的。大约 6 周左右,就会开始出现较规律固定的睡眠模式。睡觉时,新生儿可能会不时抽动身体、吸吮,甚至微笑,这种现象是正常的。

  • 细心观察新生儿想睡的种种迹象-累的时候会变得比较烦躁或哭闹,会开始揉眼睛,抓耳朵、或出现失神的样子。一发现宝宝累了,马上把他放在床上睡觉。
  • 注意宝宝发出的一些讯息。新生儿也许比较喜欢被摇着睡,或奶睡。
  • 婴儿想睡时,就让他们躺着睡。要睡在厚实的床垫上,但不要在多毛蓬松的寝具上睡。
  • 数周后,如果你的宝宝白天睡太多,你就要开始积极地帮助他夜晚睡眠。尽量使房间的灯光较昏暗,并且减少夜间的游戏。
  • 阶段性地设定宝宝睡眠的合理时间目标。刚出生的前几个月,婴儿是无法一次睡很长的时间。
  • 新生儿通常会剥夺家人的睡眠。建议夫妻两人轮流照顾小婴儿,以免某一方弄坏身体或磨光耐性。

婴儿〈 2 ~ 12 个月〉- 渐渐出现规律性

宝宝此时会逐渐开始形成一个较可预测的睡眠模式。在 2 到 4 个月间,宝宝一天中睡眠的时间会变得规律。在 3 到 6 个月间,大部分的婴儿夜间会开始睡得比较长。第一年之中,婴儿会自然减少白天小睡的次数,从每天 3 或 4 次变为 1 或 2 次。

  • 开始养成某种上床前的固定活动习惯,例如:洗澡、按摩、听音乐或故事。注意这些活动会过于不切实际而无法有效实行。例如,若你想要从六个月起把宝宝摇睡,当他夜晚醒来时,你就必须重复同样的动作;甚至你可以持续到小孩两岁时都还是如此。
  • 为你的宝宝订定一个规律的睡眠时间表。选定小睡时间与上床时间,将有助宝宝得到充足的睡眠。减少小睡时间并不会帮助养成宝宝晚上的睡眠习惯,事实上,这样做可能会让婴儿过度疲累,晚上反而睡不好。但是也要避免小睡的时间太接近晚上上床的时间。
  • 让宝宝在预备要睡觉的地方养成睡眠习惯。每天晚上固定活动的最后步骤必须在晚上婴儿要睡觉的地方完成。
  • 在宝宝想睡时让他上床。这样可以训练他学着自己入睡,即使在半夜醒来时也会再沉沉睡去,而不需要你的哄睡。
  • 避免在上床睡觉时间养成固定的喂奶动作。六个月大以后的婴儿,很少需要夜间喂食。把晚上喂奶或哺乳的时间提前,以免婴儿把吃与睡联想在一起。
  • 记住,你也需要睡眠。如果有朋友或家人协助,就接受他们的帮忙,别把自己累倒了。

新手父母Q&A

婴儿哺育问题

  • Q:母乳喂养应该进行到什么时候?

    A:世界卫生组织、国际母乳会等都要求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,母乳喂养应至少十二个月、最好到两岁。因为调查表明,母乳喂得时间越长,宝宝日后患癌症、脑膜炎、骨质疏松、糖尿病和哮喘等疾病的几率越低。

  • Q:奶水过稀,会不会不够营养?

    A:每个妈妈的乳汁颜色和营养含量会有所不同,因为每个妈妈的饮食都不一样,所以不用互相比较,只要在哺乳期加强营养补充,平衡膳食就可以。

  • Q:哺乳期间能不能减肥?

    A:哺乳期间,妈妈最好不要进行高强度减肥,过分减肥,会导致乳汁质量不高,影响宝宝的发育。新妈妈自己带宝宝这本身就是很好的保持体形的方法。

  • Q:没开奶时,宝宝吃什么?

    A:如果无法及时喂母乳的,医院会建议先人工喂养,要注意以下原则: 1. 千万不能用奶瓶喂。目前比较注重科学的医院会用量杯或者专用小勺喂。 2. 一定要让宝宝至少每两小时吮吸一次。 3. 一旦有涨奶的感觉就要停止喂配方奶。

  • Q:感冒了是停止喂奶吗?

    A:在感冒发作前,宝宝已经接触到了感冒病毒,母乳里就有他最需要的抗体,可以不需要断奶。如果感冒必须吃药,吃药前最好咨询一下你的医生,一般来说,渗透到母乳里的药剂量会非常小。

  • Q:保温桶能放母乳 10 小时吗?

    A:有的妈妈想在公司把挤出的奶,放在保温里保持低温。这也是可以的,如果她的包里面的温度大概是 19 度左右,那应该能保存 10 个小时。但最好有冰箱可以直接冷冻。

  • Q:宝宝一哭就要喂奶吗?

    A:不会说话前,宝宝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适:饥饿、疾病、尿布湿了等情况都会引起婴儿啼哭。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析哭的原因。不一定一哭就喂奶。

  • Q:睡觉的时候要叫醒喂奶吗?

    A:正睡得香呢,如果拉起来喂奶,宝宝肯定会感到不舒服,因睡眠不足而哭闹,反而会降低他的食欲,随他去吧,如果宝宝饿了自然会醒过来。要知道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• Q:宝宝吃奶时间太长怎么办?

    A:宝宝吃奶总是拖拖拉拉,可能是因为宝宝大多时间都在睡觉,不清醒状态下吃奶时间肯定会长,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并不想吃奶,或者根本不饿,我们不要养成边玩边吃奶的坏习惯。

  • Q:宝宝吃饱了吗?

    A:注意听宝宝下咽的声音,平均每吸吮 2—3 次就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,如此连续约 15 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。小家伙吃饱后应该有满足感,如对你笑或者不哭了,马上安静入眠, 说明吃饱了。

  • Q:夜间母乳哺喂怎么进行?

    A:夜晚的哺喂姿势一般是侧身对着稍侧身的婴儿,母亲的手臂搂着婴儿,但这样手臂易酸麻,也可只是侧身,手臂不搂婴儿进行哺喂。也可以让婴儿仰躺着,母亲用一侧手臂支撑自己俯在婴儿上部哺喂,但不是很清醒时千万不要进行,以免在似睡非睡间压着婴儿,导致婴 儿窒息。

  • Q:宝宝该吃多少?

    A:妈妈要遵循“按需哺乳”的原则,当婴儿出现啼哭或妈妈觉得到了该喂哺的时候就喂奶。婴儿吃奶的次数可能很不规则,在最初两天,要吃的次数很多。要经常测一下宝宝的体重,检查一下喂养方法是否得当。

  • Q:乳糖不耐受可母乳喂养?

    A:一般孩子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,如果出生就有这种情况,孩子应该在医生的照顾建议下吃专门给这种情况孩子配的食物。

  • Q:每天需要喂几次?

    A:新生宝宝每天大概需要喂 10—12 次左右,2 个月以后大概 6—7 次,6 个月以后每天 5 次左右。不过不管多少次,只要宝宝饿了就要让他吃。

幼儿饮食问题

如何陪小朋友吃饭

  • Q:小朋友总是边吃边玩该怎么办?

    A:孩子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的养成有很多原因,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没有科学地喂养孩子,比如孩子早已吃饱了,父母却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定量完成或再添饭;还有的父母过分迁就孩子,孩子想怎么样就怎样;有的父母没有为孩子建立有节奏的生活习惯,孩子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硬拉着孩子去吃饭;更有的家庭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餐桌礼仪教育等。

    • 孩子到三岁左右,就引导他乖乖地坐着吃饭,不可边吃边玩。
    • 孩子吃饱了,就不要再硬塞给他吃。
    • 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,例如大家关注谁还没坐到餐桌边,让孩子感受到不光是在用餐,还能愉快地享受用餐时光,围着餐桌边吃边交流情感。
    • 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,并尽可能将看电视与吃饭时间错开。这也需要父母能以身作则。

  • Q:该如何戒掉孩子挑食的坏习惯?

    A:孩子挑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“自我意识”发展的一种表现,说明孩子开始学着自己作决定,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物。如果孩子因身体原因(不适或胃口不好),偶尔对某种食物有过反感或不良的体验,有可能会造成对某种食物的拒绝。成人如果在孩子饮食上过度迁就 也会养成孩子的挑食。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是沿袭家庭的饮食习惯,所以当孩子挑食的时候,父母要想想自己是否挑食?
    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,与大人一样,选择食物也有好恶之分。如何让孩子选择呢?在此提供几个小绝招:

    • 营造温馨用餐气氛,共同布置餐桌,让孩子选择安排餐具、座位。进餐时有轻松的交流。对某一食物挑食,母亲可以采用一些建议的口吻或说话技巧(例:先吃什么后吃什么,吃三口或两口,可以和某种菜混在一起吃),但是允许选择绝不是迎合孩子的挑食。有些父母常常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,问他想吃什么好菜,这无疑是教他学会挑食。允许选择一般是在孩子自己提 出不愿吃的时候。
    • 如果孩子因身体的原因引起食欲和胃口的变化,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担心和着 急,细心观察,调整饮食,过一阶段自然会好的。
    • 时常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。可以用小故事启发孩子,通过对食物的颜色和造型进行趣味性的搭配和设计,或者父母用赞赏的表情诱发孩子食欲。细心的母亲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巧上要尽可能有变化。当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时要分析烹饪中是否有问题,例如,不要一连几天重复同一种食物,食物一定要有变化,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。因人而异、因势利导、及时鼓励。在孩子食欲好的时候纠正挑食。

  • Q:我的孩子吃饭经常没有食欲,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,该怎么办?

    A:可能是孩子运动量不足,消耗少,缺乏饥饿感;或零食和饮料吃得过多,对正餐没有兴趣;也可能是确实是胃口小,但孩子在生长中也存在着阶段性的调整,例如三岁孩子会出现一 段时期的食欲较小,属生理性的调整。

    建议让孩子决定自己的饭量,不要硬逼着孩子完成母亲规定的标准定量。让孩子独立用餐,稍大些的孩子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就餐时间,或自己规定饭量。可以请孩子的同伴来聚餐。限制零食,一是数量上,二是时间上(进餐前一小时不吃零食)。每天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(促进血液循环,有助于消化)。
    对于突然饭量减少的孩子,母亲要细心观察,是否有胃部不舒服,还是情绪问题。分析原因,有针对地解决。

  • Q:孩子总是吃饭特别慢,该怎么办?

    A:有可能孩子生来就是“慢郎中”性格,生性如此,父母不必一再催促,进餐细嚼慢咽是好事,有助于孩子健康;也可能是孩子没有食欲,吃吃停停,注意力转移,或是碰到不喜欢吃的食物。若是前者状况不是问题,但要注意不要使食物凉了,可以采取少盛再添的方法。若是没有食欲就让孩子少吃,要注意烹饪的食物使孩子喜欢,易于孩子咀嚼。

    尽量保持进餐时轻松愉快的气氛,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条件。
    孩子拒绝进食,绝对不能强逼他,不妨让他走开,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每一顿都饿着的,只要坚决不给他吃零食,等他下一顿饭再回到餐桌边就会大吃一顿,这比唠唠叨叨数落而后没有效果要强得多,如果不起作用,则要进行原因分析,参照以上的几种进餐状况研究特定的解决方法。

    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导,但不要给予过多的建议、提醒和催促,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,不要令孩子知道饭桌上任性能引人注意。不要期望孩子每一顿的食量一样,成人也会因心情不同而吃多吃少,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。不要拿着饭碗跟着迁就孩子,要让他们知道吃饭就必须到餐桌上,但切勿把气氛搞得严肃可怕。

    进餐时要关注孩子的咀嚼能力,既有利于消化,同时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。 研究认为,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、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,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,促进智力发育。另外,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,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。

疾病照顾

  • Q: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拉肚子?

    A:要知道宝宝是不是拉肚子,首先应了解「腹泻」的定 义。所谓的「腹泻」必须是和宝宝平常的大便型式、次数来做比较。若目前的大便所含水份有增多,或有粘液或颜色有所改变,或大便次数较平常增加等才考虑为腹泻。哺喂母奶或婴儿配方的小宝宝,大便往往呈稀便状而且带点酸味,颜色大都呈漂亮的黄色,大便次数一天少则三、五次,多则达十次以上的少量大 便。只要宝宝 能吃、能玩、能睡,脸色红润、表情正常,体重又能稳定增加,那么这样的大便型式对这个宝宝而言,便是正常不算腹泻。另外,婴幼儿在满月之前,不管喂食何种奶水的小宝宝,由于消化功能不十分成熟,因此大便几乎都是糊糊水水的样子,一直要过几个星期之后,大便才会逐渐成型。

  • Q: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哪些呢?

    A:可以用三个大方向来分析:

    • 饮食有关:食物不洁或难以消化、牛奶过敏、牛奶冲泡的太浓、乳糖耐受不良、或副食品添加 的不适当。
    • 疾病感染:包含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肠炎。
    • 器官性问题:肠道本身的炎症疾病或解剖上异常。

  • Q:最常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原因是什么?

    A:每年在台湾会造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原因大多是轮状病毒。轮状病毒肠胃炎在如台湾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较为常见,热带地区则感染季节不明显。

  • Q:轮状病毒如何感染呢?

    A: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粪—口传染。何谓粪—口传染?就是病毒由幼儿的嘴巴吃进去,在肠胃道繁殖后,会由粪便中排出大量的病毒,又因为婴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好,会把粪便中的 病毒,藉由手的触摸沾染在玩具或 桌椅表面上,另一个健康的幼儿手沾到病毒后又放入嘴巴 中,就会造成轮状病毒肠胃炎。

  • Q:轮状病毒症状和一般腹泻有什么不同呢?

    A:先有一至二天的持续呕吐和轻微的发烧,接着呕吐现象稍缓解后,出现逐渐严重的水泻状 况,一天可拉 5 次到 10 次左右的水样大便,大便中应该没有血丝或粘稠状白色黏液,而且大 便应该会有很重的酸臭味。这种水泻肠胃炎会持续约五至七天后逐渐恢复。

  • Q:腹泻脱水时会有哪些表现?

    A:当腹泻厉害而水分又补充不够时,会造成脱水。轻微脱水,病童可能只有皮肤和口唇干燥、眼眶及脑前囱门轻微下陷。中度脱水时,脑前囱门或眼眶下陷更明显,尿量也会减少,此时常并有血液酸中毒而致呼吸急促的现象。而严重脱水,可能会并发休克及急性肾衰竭,这时会有生命危险。

  • Q:对于腹泻的婴儿要如何居家护理?

    A:(1)可暂停喂食 1-2 餐,让肠胃休息,但是不要长时间禁食。并先以「半奶」喂食。所谓「半奶」是「全奶」一半浓度,也就是依正常水量但奶粉量减半;每次给予的奶量不宜太多, 原则上以不超过 150 ㏄为限。此时少量多餐,保护肠胃。
    (2)用米汤代替奶粉是腹泻时十分良好的营养替代品,因米汤本身较易吸收、浓度较低,也是一种温和的收敛剂。然而它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低,不宜长期食用。
    (3)补充电解质 。市售的运动饮料,都可使用;但因其含糖成份及渗透压都太高,较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电解质,因此较小幼儿使用时,可给予对半加水稀释;或者是选用医疗专用的口服电解质液,其成份较合乎生理需求。
    (4)选用「不含乳糖配方奶粉」。它是针对腹泻幼儿,造成肠道乳糖缺乏,所研发不含乳糖之配方奶粉;然而肠道往往要二至三星期才能恢复,因此持续给予「不含乳糖配方奶粉」,以渐进式的调回原配方奶粉,为一较为保障的作法。

  • Q:宝宝的眼睛怎么红红的?

    A:新生儿刚出生时,常出现角膜出血的情形,如果情况不严重,过一阵子即会自行消退,家长无需过于烦恼。若情况始终未改善或真的很担心,可前往就医诊治。

  • Q:如何观察宝宝是否有斜视?

    A:斜视,看起来好像斗鸡眼,这主要是因为两眼间距宽的缘故,需仔细观察。可拿颜色鲜艳、会发出声响的小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,观察其视线是否会跟着转动,如真有斜视的情形, 必须及早治疗。

  • Q:宝宝爱揉眼睛,怎么办?

    A:宝宝眼睛痒可能是因为有异物、局部眼球表面的敏感反应,或是有感冒症状,建议针对引 发痒感的原因进行治疗,让孩子远离过敏物,尽量避免让宝宝用手去揉眼睛。

  • Q:宝宝的耳朵好像有脂漏性皮肤炎,怎么办?

    A:脂漏性皮肤炎会有些分泌物,清洁外面耳壳部分即可。如果分泌物多,且情形严重,可擦点类固醇,避免发炎。

  • Q:宝宝的耳朵形状奇怪,是否会影响他的听力?

    A:耳朵形状奇怪,可能是小耳症或无耳症,应尽早做听力检查,以避免影响宝宝听觉发展。

  • Q:宝宝呼吸很大声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
    A:新生儿常打喷嚏,且有一定的分泌物,这些分泌物久了会结成鼻屎,如果鼻屎塞住鼻孔,呼吸声就会很大。家长需分辨婴儿是感冒还是鼻屎堵住,可注意孩子吃奶与睡觉的状况,如果 一切正常就不是感冒导致。可 1~2 天清洁一次鼻子,即使不清洁,有时宝宝打喷嚏也会自己 喷出。

  • Q:如果清不出鼻屎,还有哪些方法?

    A:可将面纸卷成纸捻来试一试,但需注意不要插太深。你还可用口吸,柔软但位于鼻子深处的鼻屎等,都能用口吸出,可用手指轻压一侧的鼻孔,轻轻吸出。

  • Q:如何选择棉棒清除鼻屎?

    A:可找宝宝专用的棉棒或使用成人棉棒,这样就不用担心插得太深,使用方式以握铅笔的要领为主,抓住根部,即可清洁。

  • Q:请问什么是鹅口疮?该怎么治疗呢?

    A:鹅口疮,即是整个口腔黏膜出现白白的、类似奶块的东西,需请医生开药,用药擦拭所有 患部,一天 1~2 次。 2~3 天后就会好,家长不用太过担心。

  • Q:宝宝嘴巴有异味,这是怎么回事?

    A:有些人不论进不进食,口腔内都有异常味道,这预示了某些疾病存在的可能,即使是新生宝宝也一样。可以让宝宝多喝水,清洗口腔;或是每次喝完奶后,帮宝宝用纱布清洁口腔,避免味道产生。

  • Q: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,这是异常现象吗?

    A:有的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,如果牙齿坚固,可暂时不要理会。等宝宝大一点牙齿开始成长时,若影响新长出来的牙齿,再带宝宝赴牙医处诊治。如果出生时宝宝的牙齿就摇摇晃晃,可让医生拔除。有的宝宝牙龈上出现一颗颗珍珠状的突起物,其实无大碍,这些情形会自己消 除,家长不用过度紧张。

  • Q:宝宝有湿疹要如何护理?

    A:可以用三个大方向来分析:

    • 查找过敏源,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。
    • 湿疹带来的瘙痒往往让宝宝难以忍受,妈妈们一定要注意,别让婴幼儿挠患处,容易引起感染。
    • 外出时不要让太阳直晒有湿疹的部位,否则会加重湿痒感。
    • 婴儿湿疹的治疗应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,家长切不可滥用抗生素,不要随便使用偏方。
    • 保持恒温干燥,空调不要开一会儿关一会儿,孩子一冷一热的更容易得湿疹。
    • 湿疹发病期间不要做卡介苗(Bacillus Calmette-Guérin,简称BCG)或其他预防接种,避免接单纯性触疱疹患者( herpes simplex virus, 简称HSV )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(eczema herpeticum)。

  • Q:宝宝有湿疹饮食要如何注意?

    A:可以用三个大方向来分析:

    •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,妈妈们可以选择坚持母乳喂养,让婴幼儿不去接触容易让他们过敏的奶粉。
    • 如某些食物过敏,可开始吃少量,再慢慢加量,使宝宝逐渐适应。
    • 已患了湿疹的孩子,应避免或减少食鱼、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。
    • 湿疹就是由蛋白质引起的过敏,这个时候的婴幼儿尽量少吃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。
    • 多吃清淡、易消化、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特质的食物,这样可以调节婴幼儿的生理功能,减轻皮肤过敏反应。
    • 避免孩子过胖,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。

生活教育题

  • Q:小婴儿需要睡枕头吗?

    A:成人睡眠时要枕头,那么需不需要替小婴儿量身打造“小枕头”呢?其实这个举动是不必要的,因为小婴儿在任何姿势下都可以进入睡眠状态,因此,替宝宝选用专用枕,是多此一举的动作,建议待孩子大一些,可以维持固定睡姿时再给予,才不会白费功夫!

    枕头是决定孩子头型的关键吗?答案可能不如家长的预期。专家强调,只要家长每二个小时替孩子翻动一次睡姿,避免维持同一姿势过久,就可有效雕塑孩子的头型。

    “ 慎选枕头 避免窒息危机 ”

    那么刚出生的婴儿需不需要枕头呢?其实是不用的!因为新生儿的颈椎是直的,所以当其平躺时,颈椎会自然呈现垂直状,所以不用特别靠枕头来支撑,而且如果在六个月大前使用太过柔软的枕头,还可能还会有窒息的危险。而且小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多半呈现卷曲状,因此,小婴儿在任何姿势下都可以睡眠,所以并不需要额外的助眠工具。那么什么时候才需要使用枕 头呢?专家建议,等小朋友大一些,会固定姿势睡觉时,才需要枕头。

  • Q:宝宝一直吃手怎么办?

    A:很多宝宝出生两三个月,最爱做的事情是『吃手』;专家说,婴儿与幼儿吮吸手指的意义是不同的。
    婴儿时期吮吸手指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,是婴儿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,家长不要轻易打搅孩子的快乐。通常新生儿只会双手握拳,胡乱挥舞,其大脑尚能指挥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。到2个月至3个月时,随着大脑的发育,婴儿逐步学会两个动 作:

    一个是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看,另一个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。

    对于他们来说,吮指是一种学习和玩耍。起初他们只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,接着是吮吸两三个手指,最后发展到只吮吸1个手指,从笨拙地吮吸整只手,发展到灵巧地吮吸某一个手指,这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大有提高。吮吸手指动作,促使婴儿手、眼协调行动,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抓握玩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另外,这一时期的婴儿主要是通过嘴来了解外界,婴儿认为手也是外界的东西,所以总爱将它塞进嘴里吮吸感知。通常情况下,随着婴儿动作的迅速发展,他们逐步学会自由地坐、爬、站等,手指的动作也愈加精细,当长到能单独玩玩具 的时候,孩子吮吸手指的现象自然会大大减少。

    此外,细心的父母可以发现,孩子在吮吸手指的时候,通常是非常安静,不哭也不闹。实际上,有时婴儿还以吮吸手指来稳定自身的情绪,这说明婴儿吮吸手指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对于婴儿吮吸手指,父母不必焦虑烦恼,更不用强行制止。如果孩子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,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的小手进行抚摩、摆动,以转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;会拿玩具时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,逗引他摇动、摆弄玩具,把婴儿的双手占住,使他无暇去吮吸手指。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婴儿小手干净,保持婴儿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。如 果孩子到了三~四岁,仍然经常吮吸手指,就可视为一种不良行为,需细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纠正。

    “ 改掉吃手习惯 ”六个方法:
    妈妈在喂奶时,不要急躁,要注意提供宝宝足够的爱抚,用手轻轻地摸摸宝宝的头、脸颊,叫叫他的名字。对于喝牛奶的宝宝,要挑选奶嘴孔大小适宜的奶瓶,不能过大或过小,要让宝宝有足够的时间 满足吸吮的需要。 当宝宝睡醒后,不要让他在小床上留的时间太久,以免他感到很无聊而把手放进口中吸吮。

    当宝宝吸吮手指时,转移他的注意力,尽量轻轻的把宝宝的手拿开,多让他进行动手游戏,这样就无法吸吮手指了。 对于那些“上瘾”的宝宝,爸妈可以借助安抚奶嘴,还可以把衣袖拉长遮盖手指。对大年龄的宝宝可采用讲道理和奖励的方法。组织他参加各种游戏,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忘记 吸吮手指。

  • Q:宝宝吐舌头一般为正常现象吗?

    A:宝宝一般在两个月以后唾液腺开始分泌,这个时候宝宝用舌头舔,就会出现吐舌头的现象。如果宝宝出现便秘、吃得少、活动少等情况应到儿科就诊。另外,如宝宝大一点以后,还会有这样的现象,就应该给予正确引导,不要养成习惯。

  • Q:我的孩子 3 岁,平日个性还满活泼的。但某些时候有点奇怪,像是家中有客人时,他的表情有些害怕,不打招呼、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;就算是已见过好几次的亲戚也一样。这 是他开始有反抗心?或只是怕生?

    A:如同前面概论所提到,2岁以上的孩子,在情绪方面,开始有大幅度的认知增进与社会化改变,因而也比较容易出现恐惧、害怕、焦虑等感觉;然而,却不一定会直接表达出来,而是以某些行为来表现,如沉默、哭闹、不理人等,因人而异。因此,父母千万不要在看到某些行为后,就一味地容忍、担忧或指责,建议可了解和思考背后的发展因素。

    对于此问题中的状况,最好的方式,即父母与孩子应先做好准备。例如,在得知某天下午,阿姨要带着小女儿来拜访时,妈妈先在前几天跟孩子告知此讯息,跟他讨论当天可能的情况,并可做些约定,像是先挑几样愿意分享的玩具出来,当天要和妹妹一起玩等。等到约会当天,门铃响起,建议父母引导孩子主动过去门口(鼓励,避免负面的语气),相信大多数者不但不会害怕,还会兴高采烈地想去开门打招呼。如果没有先向孩子预告,孩子通常说「不」的机率较 高,容易抗拒,因而也可能出现被人误解(霸道)的状况。

  • Q:我们全家人一起逛百货公司,孩子被遥控汽车吸引目光,他想买,我不准,赶快把他带离开现场。如果下一次又发生类似的情况,我该怎么做?

    A:相信不少家长都曾在公共场合中,看到或亲身体验过「孩子想要玩具,不买就哭闹」的状况,着实令人头痛。如果不买,怕他大吵大闹,影响他人;如果买给孩子,又烦恼有了这一次,会不会有下一次,给了他予取予求的机会?

    每个父母的担忧,都是有可能发生的。为了避免发生这些状况,父母必须事先向孩子做「预告」,即约法三章,讲明白今天目的只有吃饭,吃饭后会逛逛街,不买东西,然后回家,如果有 吵闹等行为,就是违反约定,马上回家。

    到现场,倘若孩子守约定,回家后不妨给予鼓励;如有不受控行为,父母立即可表示「你忘记我们在家说什么吗?吵闹代表你违反约定,马上回家」 说到做到。假设担心困扰他人,建议先转移孩子焦点(非买东西)、随即带离现场,缓和其情绪后,应保握机会教育,说明当时的状况正确与否。

  • Q:预防或解决婴幼儿发生打嗝的方法?

    A:

    • 如果婴幼儿因吃奶后腹部胀气,因此家长可以在婴幼儿喝完奶之后,多抱一会儿,轻拍宝宝背部,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,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。
    • 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,或喂食后抱起婴幼儿拍背以加强排气。
    • 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,也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。
    • 如果是“胃食道逆流”造成的打嗝及溢奶,可在喂奶后让婴幼儿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,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,4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,防止打嗝。
    • 如果婴幼儿打嗝是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,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。
    • 平时喂食婴幼儿要在安静的状态与环境下,千万不可在婴幼儿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的时候喂奶。
    • 让婴幼儿在喝奶的中间休息一下,让婴幼儿直立站在你腿上,轻轻地拍他的背排气,打完了饱嗝可避免连续打嗝。
    • 不过如果婴幼儿频繁地打嗝,同时并有食欲变差、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,就应该带婴幼儿到医院做详细检查。
    • 在婴幼儿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,来转移、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,以减少打嗝的频率。
    • 喂奶姿势要正确,进食时也要避免太急、太快、过冷、过烫。


如何陪伴孩子的长牙时期

  • Q:喂母奶期间宝宝长牙了,该怎么哺喂?需要戒掉吗?

    A:这个问题因宝宝而异,现在有很多宝宝都喝母奶到1~2岁(甚至以上),而且还是亲喂(非瓶喂),这些宝宝并非没有长牙,只是宝宝本身会用含乳的方式吸吮,不至伤害妈妈的乳头;如果反之则建议妈妈挤出改用瓶喂了。值得一提的是:很多妈妈误以为母奶(或牛奶)是流质食物,喝完不需要洁牙,事实上只要口腔有进食,那就必须清洁,奶垢不清除,一样会囤积在牙齿表面和缝隙中。

  • Q:宝宝正在长牙,很爱乱咬东西,需要特别添购坊间固齿器给他吗?

    A:如果长牙宝宝真的很爱乱咬东西,那家长是可以给予适合咬合的辅助物品,但建议必须注意材质和安全性,包括大小要适中(不会整个吞入)、颜色不脱落、材质勿过硬、有安全标章等等。另外,这些宝宝的咬合物品必须经常清洗,就像洁牙工作一样重要。

  • Q:宝宝不但爱磨牙,特别爱咬坚硬的东西,这会影响牙齿的生长?

    A:牙齿正在长的期间,或者家长肉眼看到的已经长出来的牙齿,其实牙根可能都未长好(牙根至少需要2~3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稳固),就像盖房子地基未打好,如果此时经常咬太硬的东西,可能使得牙齿受伤、皲裂、神经受损等,甚至排列也会受影响,例如特别暴出等。

  • 问题一:长牙的时间

    我的小孩已经11个月大了,但到现在完全没有长牙迹象,请问这样正常吗?我需要带他去看医生吗?还是应该帮他补充一些钙质就好呢?

    原因分析:
    宝宝共有20颗乳牙,大多数宝宝通常会在6-9个月时开始出牙,有些宝宝稍晚,会在9-12个月才萌出第一颗乳牙,也有极少数宝宝直到18个月左右才萌出第一颗乳牙,即我们常说的乳牙晚出。如果其他生长发育指标都没有异常,乳牙晚出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范围,家长不必太过担心。

    对症下药:
    造成宝宝出牙晚的原因较多,包括个体差异、遗传因素、全身性疾病等。宝宝出牙早晚大多取决于个体差异,而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出牙晚就以为是缺钙导致的,盲目地补充钙剂等微量元素,这是不科学的,甚至有可能会危害宝宝身体健康。建议还是去到专业的牙科医院或诊所做检查,例如以X光来看宝宝的牙床是否有牙胚,如果有牙胚迟早会出牙,如果没有牙胚,就要考虑无牙畸形的问题了。

  • 问题二:长牙的不适与对策

    最近我家宝贝变得很爱哭,睡也睡不好,我们猜测有可能要长牙了,所以情绪变得不太稳定。请问宝宝在长牙时,会有什么症状呢?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怎么处来减轻宝贝的不舒服呢?

    原因分析:
    当宝宝的牙床冒出小小白白的乳牙蕾时,相信爸妈们会非常高兴,「我的宝贝长牙了耶!」然而每个孩子长牙的时间并不尽相同,有人3个月大就开始长牙,也有1岁之后才开始长牙的,因此爸妈们不用太紧张!只要宝宝在1岁半之前长出第一颗牙,3岁前20颗乳牙全部长出来就可以了。而通常长牙时会伴随以下这些症状:
    1. 宝宝想去抠牙龈、喜欢咬东西(因为长牙时会痒)。
    2. 食欲下降,轻微腹泻。
    3. 哭闹不安,脾气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。
    4. 口腔内有点红肿,有硬块凸起。
    5. 较容易流口水。
    6. 轻微发烧:这是因为牙齿穿出口腔黏膜过程中,所引起的正常发炎反应。

    对症下药:
    1.牙龈痒
    乳牙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,会有些不适,所以宝宝在这期间看到什么都想去咬。等牙齿都长出来,这些症状就会消失,不过可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:
    (1)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牙龈,如果是夏天,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,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。
    (2)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,一来可以缓解不适,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,一举两得。

    2.没有食欲
    胃口不佳可以准备一些如布丁、优格等较冰凉、易入口的食物

    3.烦躁
    牙前的宝宝常常会表现得烦躁不安,这时可以给让宝宝咬磨牙棒,转移其注意力,通常会安静下来。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,以放松脸部肌肉,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。

    4.流口水
   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,到宝宝一周岁左右,随口腔深度增加,吞咽功能完善,流口水的现象会慢慢消失,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:
    (1) 唾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,用柔软的湿毛巾及时帮宝宝擦干净口水,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,否则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。
    (2)用小围嘴围在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,以免口水弄湿衣服。
    (3)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现象,可涂抹点收敛作用的药膏,如果皮肤已经有点溃烂,则不宜自己用药,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。

    5.红肿
    当牙龈肿胀时,家长一定要彻底清洁宝宝的口腔,避免细菌感染,为减缓宝宝的不适,可以用纱布沾冰水帮宝宝擦拭、按摩红肿的牙肉,若是有明显的局部红肿,不妨以优碘涂抹消炎,若红肿的情况严重甚至化脓,则是感染征兆,须及早就医。

    6.发烧
    只要体温不超过38℃,且精神好、食欲旺盛,就无需特殊处理,让宝宝多喝些温开水就行了;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并伴有烦躁哭闹、拒奶等现象,则应及时就诊。

  • 问题三: 牙齿的清洁与护理

    今天发现我那一岁三个月的宝宝前面四颗牙有异样,赶紧带去看牙医,牙医说其中有颗牙蛀的洞比较大,于是就像治疗大人一样钻个洞补了起来,但刚才听到有妈妈说孩子会换牙,所以不补也没关系,请问真的是这样吗?

    原因分析:
    很多家长误以为宝宝会换牙,所以乳齿蛀牙了也不去处理,其实乳牙绝对会影响日后恒牙的发展。因为一旦乳齿蛀到神经被腐蚀之后,就会影响恒牙的发育,再者,牙齿会有向前倾的特性,而且一颗牙齿蛀掉后,跟它相连的牙齿就会往前推进,使得宝宝长大后,齿列变得拥挤、不整齐,将来还必须做牙齿矫正,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更多。

    对症下药:
    治疗方式必须看宝宝的蛀牙程度,小蛀填补即可,若已经蛀到底,拔除还是有必要的,建议还是要去专业的牙医诊所做治疗,这里提供牙齿的日常护理知识给各位家长参考喔~

    帮宝宝做牙齿清洁可分三个阶段:
    1.长牙前
    想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,家长就必须从0岁开始,帮宝宝养成口腔清洁的习惯。从宝宝出生后开始喝奶起,最好坚持每次喝完奶就帮宝宝清洁口腔,以纱布毛巾清洗或给宝宝水瓶类似漱口等方式均可,尤其以睡前的清洁最为重要。

    方法:去药房购买裁切好之小块纱布,或家里固定一条干净的小毛巾。每次喝完奶后,将小纱布或毛巾沾清水,套在妈妈的食指,然后伸入宝宝的嘴巴,在宝宝口腔内的每个角落擦拭1~2次即可。

    2.长牙时
    当宝宝正在长牙时,牙床、牙龈和牙肉整个非常脆弱,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残渣停留在上面,会让原本些微发炎的牙龈情况更加严重。此时父母一定要特别加强正在长牙部位的牙齿清洁,但力道不宜过强,以免弄痛成长中的牙齿。

    方法:只要记得给正在长的牙齿位置多擦拭几遍。

    3.长牙后
    开始要使用儿童专用的软质牙刷洁牙了!对于长出来之牙齿要以牙刷来刷,但整个口腔仍要用纱布或毛巾沾清水清洁。如果此时宝宝可以手握东西,也可以让宝宝自己动手学习刷牙喔!

    方法:
    (1)必须同时以牙刷洁齿+纱布清洁口腔。
    (2)纱布清洁方法同上。
    (3)牙刷刷牙则同大人之刷牙方法,注意牙齿的每一个面都要照顾到。
    (4)宝宝刷一次+家长再刷一次并检查。

    2岁前半强迫刷牙是必要的
    家长帮宝宝刷牙的动作要轻柔,刷牙前也可先告知宝宝会有一点点的不舒服,只要宝宝感觉不会痛,久了就会习惯刷牙这个动作。若是在刷牙过程中宝宝哭闹,家长千万要坚持刷完,不可中途放弃,蔡明克医师表示,帮2岁之前的孩子刷牙都是要有点半强迫的,即便宝宝会抗拒家长也要坚持,因为刷牙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。